針對今年冷清的春季校招,應屆生應調整就業思路
今年的春招季的確出乎意外。春節前后,首先是各種招聘APP最早開啟春招競爭大戰,紛紛在多種渠道投放廣告。你去一次地鐵站,就可能同時看到許多招聘平臺的廣告;其次是春節之后各級政府人社部門的“春風行動”都在計劃和組織之中,行動早的還能如期舉辦,行動晚的因疫情叫停。春節過后,由于外來輸入和人員流動,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開始擴散,在全國多個省區市多點散發疫情,許多高校為了防疫實行封閉管理,許多地區原計劃舉辦大型招聘會、雙選會,也都因為疫情原因取消了。
今年春招更讓人感覺寒冷的,是媒體上不斷出現的裁員新聞,小企業裁員不會得到關注,大廠裁員就可能沖上熱搜,特別是歷年來用人需求量很大、也很受應屆生青睞的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,紛紛出現崗位壓縮、需求跌落的情況。
往年畢業生在就業當中追捧三大:去大城市、進大廠、賺大錢。但是今年各地因疫情散發,時不時封控,人員流動受到限制。大廠在收緊,紛紛裁員,沒有被裁員的也可能面臨降薪。很多同學封閉在校園內,沒有之前的宣講會了,也沒有大廣場上幾百家單位的雙選會了,網上投檔很多都是石沉大海。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,應屆畢業生難道只能“躺平”嗎?
我之前寫過一篇案例文章《就業困難想“躺平”,其實你沒地方可以躺》,表達了我的觀點,“躺平”是一種消極的心態,無助于解決問題。針對今年冷清的春季校招,應屆生應調整就業思路,可以采取男生“求沉”、女生“求穩”的就業策略。
一、男生“求沉”。
所謂男生“求沉”,意思是在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下,男生的就業策略要傾向于“往下沉”:男生的性別特點和生活角色就是能吃苦、敢拼搏、有擔當。以往很多同學希望到北上廣深去發展,特別青睞珠三角、長三角等發達地區。但是由于今年疫情多點散發的原因,人才流動短期內受到影響,很多發達城市的互聯網大廠也減少了人才需求。因此,再按原來的規劃到大城市進大廠,會有現實困難。這種形勢下,就需要改變思路:第一是可以下沉到三、四線城市或縣城就業。這些城市其實也有比較多的就業需求,而且對人才層次要求不高;第二是可以下沉到中小企業就業。中小企業一直都存在用人短缺的情況,就業的機會很多,雖然待遇不高,但是也可以解決就業問題。同學們不要被網上哪些動不動月薪過萬、年薪百萬的自媒體誘惑,看看你身邊的親朋好友,月薪過萬或者年薪百萬的有幾個人呢?大部分人不都是辛辛苦苦每個月掙幾千元而已?所以,找個月薪幾千元的工作很正常。第三是可以選擇下沉到鄉鎮一級最基層去就業。這也是國家最鼓勵的方向,也是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。全國各地的鄉鎮對大學生人才的需求都比較大,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需要具有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大學生。應屆大學畢業生可以通過報名參加三支一扶和西部計劃,解決當前就業問題。
二、女生“求穩”。
所謂女生“求穩”,意思是在疫情復雜、經濟受到影響的情況下,女生的就業策略要傾向于“求穩定”:女生的性別特點和生活角色與男生不同,一般更看重穩定的生活環境,在職業生涯中,大多數都比較看重工作穩定性。那么哪些工作相對比較穩定呢?第一是體制內單位比較穩定,所以,應把握機會,努力爭取考公入編。具備條件的同學,可以關注國考、省考信息,關注教師公招信息,關注事業單位招聘信息,能考公入編當然是最好的出路。即使不能入編,如果有機會進入體制內單位,也是比較好的選擇;第二是央企和大型地方國企比較穩定。同學們應關注央企和地方國企的招聘信息,積極報名參加考試和面試。國企招聘分為有編和無編兩種,錄用后兩者的區別更多是在身份和待遇上,只要進入國有企業,在享受國家政策福利上并沒有區別,一般情況下工作都比較穩定。第三是提高學歷有利于找到穩定工作。對于今年考研失利的同學來說,可以分析一下失利原因和自身實力,也評估一下家庭經濟條件是否急需自己就業賺錢。如果是自己覺得還有再沖刺考研的實力,家庭經濟條件也還可以的話,可以選擇繼續考研。盡管我也不贊同教育內卷,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如果是可以通過提高學歷層次來實現高質量就業,自然也是合適的選擇;
以上所提供的兩種思路,只是原則性的策略,選擇下沉與選擇穩定并不沖突,男生與女生也沒有必要區分對待。具體到每一個應屆畢業生,還是應當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,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就業策略。